本帖最后由 中国书法网 于 2016-5-24 11:41 编辑
书法评论:
朱以撒 (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,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委,中国作家协会会员) 吴亚非草书作品圆转流畅,有才子的潇洒气派。行笔如弹丸,出手精园快速,工致而流动。草法熟练,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,轻重疾徐各有区分,因此节奏跳跃分明,如山涧之流百转千回,婉曲无碍也!曾见其小品中有“如此”二字,大胆而飘扬,飞白蜿蜒而下,枯而不燥,枯中有润。通篇自然如意。宋人范温曰:“巧丽者发之于平澹,奇伟有余者行之于简易。”可以成为亚非日后的努力方向。 亚非作品毫无当今创作装饰之习气,美观自然,甚为自信简洁明快-----创作但如此。读之让人心绪摇曳,几分兴奋。古人的传统审美观认为,字不要写得华丽而炫人,宁可敦厚质朴,重“内修”。亚非性格当应契合。
周德聪 (教授、硕士生导师、三峡大学书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)
观吴亚非小品作品有大幅气势,可谓小中见大,小品书法多以小楷和行书来创作,用草书,尤其是大草来表达其通脱的气势,幅式太小,会受到一定限制。然亚非似乎并未被形式所拘囿,咫尺间亦见其潇洒奔放的用笔、欹侧跌宕的结字与开合有度的章法。使人见之顿生“无意于佳乃佳”之感。 观其用笔,若行云流水,当行处虽婉转而畅达,当止时尤迅捷亦铿锵!轻重提按,枯润疾涩,活脱通透,一派天机。连绵起伏,气贯隔行。有音乐般的节奏韵律,蘸墨运笔之际,了无挂碍,虽起止明显,但行进悠然。 审其结字,欹正相生,排奡纵横,字之轴线的变易,于无定则之中更显字势奇妙。由于每一个单体字构形象的多变,线条形质的多变,疏密空间的多变,使字内空间与字外空间浑融无迹,气韵天成。亚非落款有时用小楷,与正文形成强烈对比---大小、主次、动静、疏密、纵敛。可谓大胆落笔而又细心收拾。
孟庆星 (湖北美术学院教授,湖北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教研室主任,书法专业博士,湖北美院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) 吴亚非书法以二王为根基,体势连绵,作品整体一气呵成。其作品白居易《续座右铭》由草书正文,小楷落款和印章三个单元组成,形式简约,无拼贴之鄙,正契合书法着重人文性灵而不务浮华的特性。正文中跌宕起伏、连绵不绝的草书与相对工整的小楷落款形成了节奏上的变化,首尾印章更提点了作品的精神。 开头“千里”二字就彰显了作品洒脱的特性,“始足下”三字渐趋收敛,到“高山”二字又开放。第二行更加开张,枯笔变多,到第四行,以焦墨渴笔为之,达到了作品的高潮,拉长的线条与前几行拉开了距离。小楷落款则以紧密的块面形式落在正文之外的左下角,一方面与第一行形成呼应平衡,另一方面又分割出更多的虚面,使得画面的中间部分多了几分空灵感
|